发布日期:2023-10-20 18:59 浏览次数:269次 编辑者:云浮文明网
他初中时因意外受伤右腿截肢,只能拄拐杖行走。1994年12月,23岁的他成为大迳村这一边远山村里的“独腿村医”,一身白大褂、一双木拐、一个药箱、一辆小三轮,伴随他走遍了村里每个角落。他就是2022年第三季度“广东好人”郑仁才,现任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大迳村卫生站医生。
大迳村是一个有着2500多人的村庄,但常住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。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孩子,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。偏僻的村庄、漫长的山路对于老人孩子们来说进出并不容易,卫生站就成了村民们的“健康守护站”。郑仁才是大迳村卫生站里唯一的医生,村里的老村医退休后,郑仁才接过了这份责任,一干就是28年。
自强不息,勤学苦练强本领
郑医生的从医之路颇为曲折。小时候的他从未想过成为一名医生,直到初中时的一次意外,让他的右腿受伤感染,只能无奈截肢。面对低谷,他也曾一度迷惘失落。“截肢之后,腿上还是反复痛,当时也没有条件经常看医生,就自己找医书来看,看多了也能给自己治疗了。”几年后,郑医生的医术有了不小的进步,经常有村民请他帮忙看些小病。在口碑和医术逐步提升后,他萌生了做医生的想法,于是开始系统地学习医术。后来,他接过老村医的接力棒,成为村里唯一的村医。直至现在,他仍积极参加各级卫生系统举办的培训班,抓紧一切机会学习,不断提高业务水平,逐渐成为一名“全科医生”。
尽职尽责,28载拄杖行医
对于独腿的他来说,每次出诊并非易事。尤其是比较偏僻、车子进不去的地方,他总是就拄着拐杖、背着药箱,一步步走进去。但无论寒暑、无论风雨,只要村民有需要,他从未推托。有一天凌晨两点多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从睡梦中吵醒。听到电话那头的求救声,他急忙拄着拐杖向病患谢婆婆家里赶去。经过检查,他诊断谢婆婆为肾结石引起疼痛,立刻给她打针缓解疼痛,然后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。之后,郑仁才隔三差五打电话关心谢婆婆的情况,得知手术顺利,悬着的心才放下。28年来,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。从医这些年,他走过了27多万公里的山路,用坏了3辆三轮车,更换了10副拐杖。
医者大爱,以心换心安民心
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,17位村民从外地返乡需要居家观察,郑仁才每天上门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。慢慢地,村民们越来越支持抗疫工作,发现发热人员积极上报情况,大家身体有不舒服也会立即联系郑他。他的默默付出,村民们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考虑到他的腿脚不便,村民们每次去镇上都会问他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药品,可以帮他带回来。遇到什么困难时,也会习惯性问问他的意见。对于村民而言,郑医生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庭医生,更是他们信赖的亲人。在大迳村,基本上每一个村民的手机里都存有郑仁才的号码。
郑仁才说:“村民们能够无条件信任我,敢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我,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,把治病救人的本事用在他们身上,值得!”
郑仁才医生的行为,完整的诠释了善德之美,用行动温暖他人,帮助他人。他助人为乐、敬业奉献,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,在工作之外心系群众;他不求回报,只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群众,用坚守诠释医者仁心,用担当守护一方百姓健康。(来源丨人民日报客户端)